首页

黑冰女神免费专区

时间:2025-05-25 14:50:15 作者:【新思想引领新征程】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为强国复兴伟业凝心聚力 浏览量:96630

  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人无精神不立,国无精神不强。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,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,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,物质富足、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,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,加强理想信念教育,传承中华文明,为强国建设、民族复兴伟业注入强大精神动力。

  人民有信仰,民族有希望,国家有力量。今天的中国,中华文脉绵延赓续,14亿多中国人的文化自信更加坚定。从城市到乡村,全社会思想觉悟、文明素养持续提升,文明城市、文明村镇、文明单位、文明家庭、道德模范不断涌现,当代中国的价值取向、道德规范和精神面貌焕然一新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,就精神文明建设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和部署,为改进创新精神文明建设工作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指明了方向、提供了遵循。总书记指出,当今中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时期,国家强盛、民族复兴需要物质文明的积累,更需要精神文明的升华。要持之以恒抓好理想信念教育,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,不断提升人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。

  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,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。

  党的十八大以来,《关于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的意见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》等政策法规相继出台,《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》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》相继实施。从宣传时代楷模先进事迹,表彰全国道德模范,到持续评选“中国好人”“最美人物”,全社会崇德向善、见贤思齐的氛围愈加浓厚。“用爱照亮山区女孩人生梦想的教育燃灯者”张桂梅,一诺千金、带领牧区群众脱贫致富的诚实守信道德模范尼玛顿珠,以及无数在日常工作生活中默默奉献、无私付出的平凡英雄,感召和激励着亿万国人。

  “中国好人”荣誉称号获得者李培生用平凡奉献守护黄山景区,20多年来在黄山峭壁清洁环境,累计攀爬近1800公里。2022年8月,他和同事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,勉励他们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,争做社会的好公民、单位的好员工、家庭的好成员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奉献自己的光和热。

  十多年来,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持续拓展,文明城市、文明家庭等精神文明创建工作,赋能城市更新的同时,也让乡村移风易俗、旧貌换新颜,火爆出圈的“村超”“村BA”展现出新时代中国乡村全新的精神风貌,被誉为观察中国式现代化的窗口。十多年来,网络综合治理体系不断健全,中国人的网络精神家园日益清朗。

  放眼神州大地,文明新风劲吹,结出累累硕果。人们从点滴做起,身体力行筑牢文明高地,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成为时代最强音,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。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搭建自动气象站、人工气象观测系统……中非气象合作成果丰硕

第三十二条 在口岸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、饮用水供应服务、公共场所经营的,由海关依法实施卫生许可;食品生产经营者取得卫生许可的,无需另行取得食品生产经营许可。

2岁男童罹患肝硬化 母亲割肝270克救儿

兰州5月14日电 (丁思 田鹏鹤)历经十多年实践,被誉为“黄河蓄水池”的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,探索出一套适合高海拔、气候寒冷等地理条件和气候环境的沙化退化草原治理技术模式。

范廷钰半目胜柯洁 卫冕中国围棋“西南棋王”

“一泓清水入黄河”生态保护工程在山西持续积极推进。据了解,2023年,全省“一泓清水入黄河”285个工程,已开工213个,完工88个,开工率74.7%,完工率30.9%。全省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达93.6%,首次进入“90+”,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,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。(完)

指尖上的“陕西故事”: 三秦女子“绣”出缤纷新生活

约半小时后,常明将制作完成的一分钟视频发给这位女士。画面里,一张泛黄的照片动了起来,照片中身穿蓝色棉袄、面带微笑的妈妈缓缓说道:“丫头,我和你爸都很好,不要牵挂和想念……”

“碳”路先行|减排降碳增效 山西孝义探路开发区低碳循环发展

二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。坚持宪法规定、宪法原则、宪法精神全面贯彻,坚持宪法实施、宪法解释、宪法监督系统推进,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制度体系,建立宪法实施情况报告制度,完善合宪性审查、备案审查制度,不断提高宪法实施和监督水平。完善党委领导、人大主导、政府依托、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,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,推进科学立法、民主立法、依法立法,切实提高立法质量。统筹立改废释纂,加强重点领域、新兴领域、涉外领域立法,健全国家治理急需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备、维护国家安全所急的法律制度,加快完善体现权利公平、机会公平、规则公平的法律制度,加强人权法治保障,以良法促进发展、保障善治。探索区域协同立法。坚持改革和法治相统一,确保重大改革于法有据,及时把改革成果上升为法律制度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